工作动态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工作动态 >> 正文
学校荣获2025届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突出单位
发布时间:2025年11月03日 15:00 编辑:苏珊  核稿:张晖  终审: 李健  浏览次数:

近日,安徽省教育厅、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、安徽省财政厅联合印发《关于对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给予表扬的通报》(皖教秘学〔2025〕36号),我校荣获表扬支持本科高校。

近年来,我校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深入落实就业工作“一把手”工程,坚持就业工作“一盘棋”,统筹“一体推进”全校就业创业工作。深度融合人才链和产业链,推进就业创业与人才培养各个环节良性互动,真抓实干促就业,取得了明显成效。

“三健全”抓机制保障,上下联动铸牢工作链条

学校逐步建立健全组织机制、运行机制、奖励机制,构建全员促就业链条。一是健全组织机制。建立校、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,将就业工作纳入校、院两级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,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重点工作。二是健全运行机制。构建学校“主要领导部署、分管领导靠前指挥、院系领导具体落实、各部门协同推进”,二级学院“专业负责人抓就业、学业导师指导就业、辅导员落实就业”的全员促就业格局。三是健全奖惩机制。出台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》,修订《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办法》,将就业工作与绩效考核挂钩,开展二级学院就业工作激励考核。

“三精准”抓重点帮扶,一人一策打造暖心工程

学校重抓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工作,实施“三精准”工作法,将暖心工程落到实处。一是精准“识别”。通过“大数据筛查+实地走访”,建立7类特殊群体动态数据库,精准锁定帮扶对象。二是精准帮扶。制定“一人一策”方案,提供“求职补贴+技能培训+岗位推荐”服务,884人成功申报求职创业补贴,校院领导为帮扶生提供岗位260多个。三是精准跟踪。建立离校未就业学生“动态清零台账”,为学生持续提供岗位推送、职业指导。

“三强化”抓能力筑基,多维融合完善赋能体系

通过“思政+课程+竞赛+孵化”四维赋能,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素养。一是强化思政铸魂。开设基层就业指导、青春思政课等,46人赴新疆、西藏等地就业,3人获省西部计划考核优秀等次;开展征兵政策宣讲19次,超额完成应征入伍任务。二是强化课赛融通。重构就业课程教学模块,将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要素融入课程教学内容。选送24名教师参加课程培训,选聘27位校外导师参与课程授课,80%以上竞赛获奖选手实现了就业创业。三是强化创业孵化。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,38个项目通过遴选入驻孵化基地,已成功孵化4个项目。马郢乡村美学馆、合肥余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从基地孵化后,持续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指导。

“三深化”抓资源整合,内外联动提质人才培养

坚持内引外联,凝心聚力开拓岗位,支撑毕业生高质量就业。一是深化访企拓岗促就业。全校“访企拓岗”专项行动走访336家企业,拓展岗位1688个。校领导走访科大讯飞、龙芯中科、合肥人工智能研究院等重点单位102家,形成“书记校长拓岗、学院院长荐岗、专业教师送岗”联动。二是深化校园招聘促就业。引进人社部门资源,举办省级“暖心帮扶”“合肥请您来”等招聘会36场,1529家单位提供岗位63198个。人岗供给比为1:12.86,岗位涉及教育、电子信息技术、智能制造、生物医药等领域,与我校专业匹配度高。三是深化“四业”融合促就业。深化“专业+产业+创业+就业”融合,综合比对产业链人才链数据,动态调整学科专业,形成招就联动闭环。学校与晶澳太阳能共建光伏产业学院,首批学员顺利入职,实现“毕业即就业”;与立方制药、安科生物共建生物医药产业学院,打造合肥市生物医药产业联盟;与安徽省体育局深化体教融合,体育专业的13名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。

下一步,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,按照全省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暨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议要求,以本次表彰为契机,继续开拓思路,广开就业渠道,提升服务水平,多措并举促进我校2026届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。(就业创业工作处)

联系电话:0551-63610985、63836075   邮箱:jyzd@ hfnu.edu.cn

合肥师范学院版权所有 地址: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莲花路1688号(锦绣校区)合肥市黄麓科教园区书香路(滨湖校区)合肥市金寨路327号(三孝口校区) 版权所有 皖ICP备15000025号